考研中的一区二区是根据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划分的。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相对来说,一区的省份要比二区的省份考试难度更大。
考研A区的省份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和陕西,总共有21个省。考研B区的省份主要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总共有10个省。
考研A区的分数线会偏高一些,一般情况会比B区的分数线高2-10分左右,而且各大知名院校也都集中于A区,因而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考生面临的压力会大一些。
1.水区旱区的对比
考研的公共课试卷,是在考生报考学校所在省份统一判卷的。一般,会认为目标院校所在地为“水区”的省份判卷会比较松,而在“旱区”省份判卷较为严格。
网上也有网友认为,水区与旱区的对比就是考研一区与二区进行划分,认为一区的阅卷要求会更高,而二区相比之下,阅卷要求会低一些。
确实,二区的录取分数线、考试科目(尤其是英语,多为英二)、改卷方式相比于一区会松一些,但绝对的事情我们就不能一棒子打下,有些二区院校阅卷会比一区某些院校严格,比如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
考研一区与二区是不能够对等水区旱区的,包括现在网上流传的“将考研地区分为三六九等,水旱程度逐级划分”的标准也是没有足够的权威依据的,仅作为一种考研择校的参考。
而对于考研水区与旱区的能够有说服力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考研报考人数了。
报名人数越多的省份,竞争力越大,而偌大的城市,最终需要的人数不过是报考人数的百分之十,不管是从判卷标准还是考试形式,要求都会更高。
相反,因为地理位置与省份综合能力较差,那些报名人数比较少的省份,为了完成指标,其评卷要求会低一些。

同样的400分,在水区不值一提,但在旱区或许就是一个大神的存在!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呀!
2.地区评卷的标准不同
客观题都是机器判卷,大家一般对此没有什么争议。许多同学认为的“压分”,主要在于主观题。
虽然不同省份报考人数有巨大差异,但对于主观题部分,各省份也都有严格的判卷标准,尽量将人为误差控制到最小。
第一,先试评,再阅卷。
在正式阅卷前,先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样本试卷,全体评卷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试评。
在试评过程中,评卷员会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评分细则。同时评卷组也对评卷员进行评估,如果评卷员不达标会面临再培训,甚至被辞退的结果。
第二,多级评卷制度
如果每个卷子只有一个评卷员判,难免会有偏颇,所以一道题目通常由两位评卷员分别评阅。
如果两位评卷员给的分差值在规定范围(政治分析题为1分)内,取较高值作为该题得分。如果分值差超出规定范围,计算机自动会将试卷分发第三名评卷员。
评分标准的不同,随之带来的结果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