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大家解读在研究生复试中可能会遇到的“小套路”
01、我知道我问的题你答不上来
其实老师是很清楚你不一定回答的上来的,很多题你估计听都没听过。
所以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题,别急着翻白眼,反正翻了也不会答。
但是,如果你只翻白眼一声不吭那铁定是,面试,卒。
你可以根据老师题目的字面意思思考思考,以你的理解来回答。
注意,是理解 ,不是做“小学生扩句” 。
譬如,有老师问,“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区别,
还真有学生答“管理会计就是管理的会计,财务会计就是财务的会计”。
这个回答好有道理,老师们笑得好开心。
虽然他们面临的结果都是卒。
你想想管理会计都说了一些什么,财务会计都说了些什么,他们从课本目录上有什么区别都可以巴拉巴拉说一阵子了,面试一定有机会绝处逢生。
别说有的同学以为自己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却也答出了自己很特别的理解,分数也不一定低。
所以,不说的分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的分数<专业回答
02、老师都有论证精神
有不少同学是跨专业考研,据我所知,考研初试是不会考很深专业知识的,所以老师们会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
100%的同学会回答,因为我对这个专业有兴趣。
如果面试只问一道题,那么ok,
但是,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大的专业技能就是——论证!
让我看看你的成绩单吧,这么喜欢本专业,为啥你大学期间所有的选修课没有一门跟咱专业有关?
答不上来了吧?好着急呀……

那只能演了……
03、老师比你还着急
有些同学看起来心里很清楚老师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奈何就是讲不出来。坐在底下的我充满了做完形填空的冲动,老师们也秒变表情包。
所以,日常多多训练自己的口才是多么的重要,即便自己满腹经纶,也要能滔滔不绝地表达出来是不?
在众多的“这个”和“那个”中,我瞬间跳戏,脑海里组装了N多个词汇恨不得全部写在牌子上举起来任他选一个。
04、专业老师的提问很多是考理解考架构
我认为在面试里面让你背诵一个概念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便你一个字不差,你确定面试老师他知道你一个字不差?
关键是你知不知道你的这个专业的结构体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每本书的目录过一遍,知道这门课程在讲什么。
原来学过的就回忆回忆,原来没学过的就预习预习。
如果要考研就早点决定,早点接触我说的这些学科体系,初试完再来抱佛脚怕是来不及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举个例子,我参加的会计硕士40个复试的同学们当中,只有4个录取名额,十选一 。
05、这是一个很正式的面试
因为面试很正式,所以穿着务必讲究一点,整齐,大方,得体。
毕竟这是第一印象。
并不一定非得是黑白西装,话说满屋子黑白西装一不小心气氛会有点诡异……
表情控制方面也适当控制,即便自己很紧张也最好面带微笑。
因为板着脸紧张对于观众来讲是一种“捉急”,
面带微笑紧张对于观众来讲还挺“可爱”的,
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有时候我们赢的就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