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研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如果在时间精力足够的话,也可以同步的备考研究生,如果能够上岸的话,也可以给自己几年的时间深造学历,毕竟研究生出来之后,将来考定向选调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另外,还要能够承受暂时不能就业的压力,是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有一份坚持的毅力。如果当下精力和时间都不足够,也不是最好的考研时机,那么当下找一份工作最实际。如果是应届毕业生的话,建议题主可以找一份暂时不缴纳社保的工作,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这样的话。考公考编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2.公务员考试不在于拉长战线,好的方法就成功了一半。我在每次备考公务员的时候花过半年。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是备考两个月左右上岸的,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找对了备考方法,其次就是找到了内在动力,因为我已经在编外工作了很多年,非常想要上岸,而且身边人的陆续上岸,对我来说触动也挺大的。那段时间就是每天听着一起公考的课程,按照课程安排循序渐进的学,先是学习方法精讲课,然后通过大量的做题来巩固技巧,最后的话就是把错题过了一遍,笔试进了外围,面试又继续进行,培训大概又花了一个半左右的时间反复的练习,最终上岸。作为非师范大专生,想要告诉小伙伴们,想要考公上岸学历是门槛。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

3.我们大多时候想的太多做太少,如果有什么想法就勇敢的去尝试就完事了。就像题主所说的,当下就要先解决生活问题,然后再实现未来的目标。题主有名校情节没啥毛病,但是当下的话。还是建议题主把目标放在眼前,可以投一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要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来备考,有的时候在职备考,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备考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比如才24岁,未来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也有很多的考试机会,不要因为几次的考试就否定自己的全部努力,每一次考试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