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考研优选 考研知识 为什么说考研复试前不需要找导师,考研考生谨慎联系导师的原因分享

为什么说考研复试前不需要找导师,考研考生谨慎联系导师的原因分享

  1、复试前导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可能没有时间看邮件。

  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忙,不是只有考生在忙着准备复试,不管是已经上线的考生,还是通过调剂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

  一般导师除了要出席复试的面试,有的导师要看复试笔试的卷子,导师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上课、做科研或写文章、参加研讨会,带自己的研究生,一个导师的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而搞科研写文章这些工作是需要安静的,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

  这个时候一个要参加复试的考生发来了好多询问、疑问、请教的信件,你说老师该回复吗,如果回复,老师除了说好好复习外,还可以说什么呢,什么都不能说吧,

  如果一个导师和你在信箱里来回的发信件,这个人应该不是导师,或者心态有问题,那对你是不是一个危险的事情呢。

  2、提前联系导师会留下什么印象呢?

  如果你说这个世界上有比较愚钝的导师,那是你以为,没有老师是傻子的,除非是他装傻。你发来了信件,一般导师是会有个印象的,比如哪个省的一个学生来了一封信,仅此而已。当然有没有到时候眼前一亮的学生呢,也是会有的,但导师一般对信件也是看看,不会确定这些都是真实的。

  曾经在复试前收到过一个学生的来信,把自己描述了一番,看描述是很优秀的,当复试的时候见到了,觉得还是有些反差的,考生表现得很紧张,为什么呢,或许是把精力都用在给几个导师发信件上了,导师回复了就猜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回复呢就一下子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被看重了,这么一通地折腾下来,把该记住的专业知识和观点忘得一干二净,重要新闻也不看了,复试时问了一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新闻,但这个学生却说不出自己的专业观点来,所以呢,这个自以为自己很优秀的考生最后也没有被录取。

  3、提前和导师商量专业方向是没有必要的;

  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早在10年前我就说应该考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也有好多我带的学生当时考了也都考上了,毕业后工作都很不错,但这个专业真正火起来,应该是这2年的事情,因为一场疫情,让我们看清楚了很多事情,社会发展的基础有时候就在社区,在基层。

  如果你提前和导师商量专业方向的事情,导师连你人都没有见过,你能不能通过复试被录取都不确定,你觉得导师会和你说什么呢,建议你往哪个方向发展呢,我们常说因材施教,现在我觉得也要加上因形势施教,为什么呢,我们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考生们读研毕业后的走向,

  人先要生存,再去发展,最后实现梦想,这是我给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建议,你如果生存都是问题了,你要个梦想做什么呢,哪有这么跨越式发展的,

  4、怎么选导师;

  很多导师都是有性格的人,他们一般很难被改变,因为他们是导师,做到导师这个位置的人,都是有自己观点的,所以当考生想选导师的时候,其实导师也在选择学生,

  一般现在是在一个学期学完后,看看学生的成绩,在第二个学期开始才选择导师的,有的大学是在一年后,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是为了慎重的相互选择,学生要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叫双向选择,

为什么说考研复试前不需要找导师,考研考生谨慎联系导师的原因分享

  如果参加复试的考生把这个顺序给搞颠倒了,非要在没有复试前就去和导师商量专业方向选择,如果导师还真的和你商量起来了,那可以说,这个导师太年轻了,或者太幼稚,甚至是别有用心,这个是不符合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规律的。因为有的学生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是不适合读研的,这样的个案也是有的,

  有的学生喜欢选名气大的导师,或者选有职务的导师,其实这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毕业后是去工作,还是去考博,这些都决定了你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导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另外有的导师的教学方式或性格也不是每个考生都可以适应的。所以选导师不是一个特别急的事情,需要有点耐心。

  5、考研复试前不找导师,那考生应该做什么呢;

  有的考生在复试前会感到很焦虑,有个考生就来找我问找导师的问题,说自己已经把导师组的几个老师都找遍了,我说这是做什么呢,你是很有时间吗,

  我的建议是:

  复试前好好看看专业课的书,看看最近的重要新闻和专业之间的关系,看看专业外语,有的学校会按照复试外语考试成绩分外语班,这些都是要去考虑的问题,还有复试的时候不会回答问题时,有的学校是允许可以出去准备15分钟再进来回答的,那你要不要带个电脑去复试呢,要不要带好专业课的书去复试呢,很多问题都需要提前考虑的,这些就够考生去好好准备了,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的考研考试很正规,很公平,录取都是阳光工程,与其想这个,担心那个,不如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好好复习好好备考,充满信心,

  每个考生都希望考试是公平的,我考上了应该,我考不上也不抱怨,如果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得到一个读研的机会,不能说绝对没有,但一定是极个别的个例,但是你想过这样做的后面吗,

  人生是有因果的,我们更应该希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公平地得到了成功上岸的机会,因为什么时候你自己想歪了,你的上岸之路也就不正了,哪怕最后是上岸了,后面还是要自己承担那个果的,

  晚上在办公室给学生们做辅导

  今天看到一个做学业规划的人说,先上了再说,就去联系导师,我觉得这应该是原来做教培的,现在转行做学业规划了,就没有这么教学生的。如果考生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参加复试的,哪怕出了不公平的事情,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找有关部门,给自己一个公平结果,但如果整个复试前后过程中,你各种无关的小动作太多,到时候真的有对你不公平的时候,你也不会最终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呢,自己去想想,

  建议考生们别给导师挖坑,更别给自己挖坑,我们好好走路就行了,只要努力到了,你就一定可以成功上岸的。

  有一句话叫,心里无鬼,天下无贼,当然对应的是,心里有鬼,天下皆贼。人还是要做个阳光灿烂的人,都什么时代了,没有必要去胡思乱想有的没的,把那个时间拿来好好看看专业课的书吧,做点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一个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少做错事,你的人生就一定坦荡顺畅了。

  祝福考生们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