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考研优选 考研知识 为什么很多学校专硕学制变3年,专硕培养年限改变背后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很多学校专硕学制变3年,专硕培养年限改变背后的原因分析

  1.国家对专硕的重视程度提高

  据教育部和研招网统计,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 。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推动下,对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结构进行了科学的调整,从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专硕招生规模占比在2020年超过60%

  由此可见,区别于专硕社会认可度较低的传统印象,如今社会对于专硕的需求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由于报考难度、现实需求等,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了报考专硕而非学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招生政策。

  2.缓解两年学制带来的学业压力

  在择校的过程中,学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时间较短、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了许多学子选择专硕的理由,往往希望通过更短的时间提高学历,以便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为什么很多学校专硕学制变3年,专硕培养年限改变背后的原因分析

  但实际上,两年制对于许多专硕学生来说显得“太赶了”。专硕总共两年时间,第一年入学需要一边适应新生活一边修读完所有课程学分;第二年则是挣扎于校外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总体而言,不管是培养质量,还是学生课业压力都不能令人满意

  而学制的延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在面临毕业及就业时面临的压力,给学生提供了一段缓冲的时间。因此在近几年,专硕学制延长,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的情况越来越多。

  3.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素养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专硕和学硕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但过去很多高校的专硕都是参照学硕培养,“2年学制(专硕)变成学硕压缩版”,导致专硕社会认可度可能比学硕低。就业上,用人单位往往将学制时长与“含金量”挂钩,也使得各高校陆续提出延长专硕学制。调整学制是表象,优化原有培养模式才是本质

  熊丙奇指出,比起延长学制,更应关注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从而探索出基于专硕定位的培养模式 ,而非单纯延长学制,否则将增加学生学习成本。他认为延长专硕学制不应“一刀切”,需经过充分论证,结合学校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以期真正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