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考研人数又攀新高?不必惊讶,“双减”后扎堆考研将是常态。
01
近日,相关人群又开始热议“2022年的考研”大事了,尤其关注报考人数。网传2022年考研人数竟然达到了462万,再一次创下了历史新高。不少人为此感到讶然,搞不清楚为什么现在考研的人这么多。其实很简单,除了自身对学历的追求,还有就是求职的不易。
不少单位招聘对学历的要求写明至少要研究生学历,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不少大学生就早早准备加入了考研大军,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考研人数的增多,无疑加剧了考研的竞争性,难怪有人说考研基本可算作第二次高考了,一次考研下来也得褪几层皮啊。
02
确实,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岂能有丰硕的成果?本科毕业已经是20来岁的成年人了,理应对自己的未来有明晰的规划,理应知道自己该走怎样一条路,理应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挑灯夜战吃苦受累理所当然,否则将来怎么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呢?
人多竞争激烈,实属正常不必惊讶,成年人的世界何处没有竞争?何事不需付出艰辛的汗水?将来,考研人数不断攀新高将成为常态,竞争将会越来越残酷。正在考研或者将来考研的人都应该有这么一个心理准备,因为这是中小学实施“双减”后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03
原来考研是为了高学历,能找更好的工作,将来考研是许多人的不二选择。不同年龄段的人理应做不同的事,小学生、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理应有快乐的童年,学习之余还应该有更多的活跃身心的活动。事实上,我国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把原本属于成年人的压力全部前移了。
“双减”就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他们在特定的年龄段做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事情,而不是超前感受成年人的竞争氛围。现在的学习情境是倒挂的,中小学生学习累死累活,不少大学生似乎处在养老模式中。不应该竞争的时段在拼命竞争,应该竞争的年龄却在虚度岁月。
04
中小学生生活得应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大学生应该勤干苦干挑灯夜战,这才是应该有的人生学习模式。因此,“双减”后,未来大学生考研人数会一直创新高,并且会持续维持一个高位数据。我们完全不必为此感到惊讶而应该淡定!
“双减”后,必然有些学生会失去进名校的机会,而只能进入一所普通的大学就读;不过可以通过考研再次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有人担心即使考研后,将来找工作会受到“第一学历”的影响。这不是杞人忧天,生活中早已出现歧视“第一学历”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教育部早就否定过“第一学历”的说法,不过要消除长期存在“第一学历”说法的印记,还需要一段时间。
“双减”必将强势实行下去,中小学生的负担必将减下来,考研成为一种常态已经不可逆转,因为这是“双减”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