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包括: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科研经历、实践实习情况等。
1、肢体&语言表达
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面试中,许多考生因为紧张而在应答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拘谨不自然。小动作过多,语言表达上缺乏底气,口头语多而频繁,感情平淡。
因此表现的语言风格和答题思路给人感觉是“活脱脱的流水线”,这样的回答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减少使用口头语以及“谢谢”的次数。不要给考官过于拘泥礼节的感觉。
2、基本情况
段好的开头语可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可以加强导师的注意力。开头语不仅要注意礼节,还要表现出对导师的尊重。
3、学习情况

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实事求是,不可吹得天花乱坠,突出长处,但也不避讳短处,不可泛泛而谈,用生动的实例诠释自己
专业成绩:侧重介绍四年来所学的重点专业学科。这部分导师可能就专业课内容进行提问,介绍里的内容一定要字字斟酌,不要给自己挖坑。跨专业的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本科专业,一语带过即可。老师肯定会问你为什么跨专业考研,对报考专业的理解等相关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答案。
体现专业能力的学业学术情况:针对这部分内容,不管是否是跨专业,大家尽量通过学习过的课程、阅读过的书籍、课外研读过的资料等侧面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对专业的兴趣。
4、科研经历
科研经历是导师比较注重的一环,阐述逻辑及内容一定要好好斟酌。除了科研成果,导师更想看到的是你在此过程中对项目的贡献以及学到的东西。
5、实践经历
应届生可以着重说明个人的实践经历和实习情况。往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可以着重介绍一下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描述过程中最好突出自己获得的成绩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