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定一所学校,就开始根据去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着手准备,这样会增加选错学校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要从其他多方面选择院校。
首先是计划招生人数,通常来说,院校专业目录里会有计划招生人数这一项。招生人数越多,录取几率也会相对增大。选择院校时,应查看近几年的数据,这样会更保险。第二,报考人数,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考试竞争压力的大小。这个数据不能看到当年的最新信息,都是往年的信息,但是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再结合自身情况,就容易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如果遇到某些院校不公布报考人数,那我们就只能参考招生人数了。
其次,第三,结合实际录取人数和去年专业目录里的招生名额,既能够推断出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些院校也会有扩招的传统,这个也要考虑在内。第四,报录比,专业的火爆程度能够直接通过报录比反映出来。许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甚至可以达到20:1。这是名校热门专业真实考情的反映。
第五,推免人数,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那么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激烈,难度加大。因此报考前一定要清楚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以作参考。第六,复试分数线,复试线是区分校线和院线的,这点一定要注意。会有某一学校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的情况,这时候各学院的院线应该会不同。而学校通常会给出各院的最低复试院线。这个一定不要混淆。第七,复试比例,即计划招收人数与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1:1.2是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复试比例,也就是说,如果录取10人,有12人有机会进入复试。最终成绩计算方式,这个数据用于分析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初试成绩会占到总成绩70%、50%的都有,甚至有仅占30%和20%的,这可以帮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
考研可以同时复试多个学校。
但是,待录取学校只能回复一个学校,如果第一志愿学校先复试并且发了待录取通知,你就算是被录取了,再参加调剂复试就没必要了。
原则上在参加一所志愿学校复试的同时,可以选择申请两所学校的复试。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同时参加三所学校的复试。

但由于各学校复试时间不同,如果你被前一所学校复试录取,学校会要求你当场办理意向录取的确认手续。办理意向录取确认手续后,不能参加其他学校的复试。如果前校复试不被录取,也可以参加后校复试。
考研复试的复习方法:
初试定方向,复试定成功!等待已久的复试经验贴来啦!!!本文7000+字,内容涵盖复试准备、复试流程、英语和专业课面试经验、学姐的复试总结和复试常见问题。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看之前,学姐要先说一个基本前提给大家打打气。请你记住,只要能进入复试,说明你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基本素质是没问题的,所以在老师眼里,进入复试的大多数同学差别也不大。在复试中,老师会重点看这个孩子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如何,如果太过于紧张,面试的分数就不会很高。
对于导师来说,就像是在招聘以后能帮自己在学术上做事的人,所以在面试时,做到几个字:不卑不亢,坦诚相待,从容应对。
虽然我准备复试的时间比较晚,但那是年少不懂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早一点准备,可以先从专业书看起,辅助读专业领域大牛们的论文,了解学院老师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并且预判老师的问题,进行自问自答。
总之,你准备的越多,复试的时候会越自信、自如,在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时,也能说出更多的观点。接下来,学姐从复试前的准备、复试的流程、复试经验、心态调整和复试常见问题几个方面,来分享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