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指南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班: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工程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班: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工程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互联提纲与考点提示》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近十年试题解析(最新版)》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典型技巧与知识必备》

《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考研高分通关必备讲解》

《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最新考研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考研·复习要点精要集萃》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熊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51-15:56

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47-20:59

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38-17:16

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05-18:53

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14-20:21

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27-13:0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刷几遍,我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数学最近几年的趋势是不重深度重广度,也就是说一道题不会在技巧上多么复杂但会涵盖比较多得知识点,所以基础就一定要打牢。复习全书是对数学的重要性就像真题对英语的重要性,我做过3本复习全书,我当时做得时候就专攻复习全书,做了3遍,基本弄透了,最后做真题的时候基本2个小时搞定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ps: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冲刺的时候买了《风中劲草》来背效果还行吧,最好背得熟一点,大家最后都会背肖四,我也背了,不过背的不熟,关键还是留个印象,考场上好扯就行了,所以不管怎样只要尽量写出要点,把每个答题框都填满就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要学会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看完一章的视频后,我们应该立即做对应的练习题,而不仅仅是听课。这样做可以避免我们陷入“会了只听,用手便足够”的误区。多动笔自己做题,尤其是在计算方面要进行充分的练习,因为北交大不允许携带计算器。对于结构力学的前三章内容:几何组成、静定结构画内力图以及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这些都是基础部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特别需要快速掌握画弯矩图的技巧,这些技巧在进行力法和位移法求解大题时都会派上用场。以画弯矩图为例,如果我们还没有掌握这个技巧,做力法和位移法相关题目时就会非常慢,甚至有可能做不完题目。而且如果我们不能够扎实地学习这三章内容,后面的学习将会更加困难,结构力学的得分也很难达到预期。毕竟,基础不扎实,一切将会岌岌可危。

在学完前三章内容后,我们可以开始学习力法和位移法,最后再学习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因为影响线与前几章的内容关联性不大。力法和位移法是我们必须要扎实学习的知识点,大题一般会考察荷载加非荷载的组合。而且北交大专业课的重点正是力法和位移法,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题目。

今年北交大的专业课考试中,不会涉及矩阵位移法和动力学,这是一个相对好的消息。但是,考研的同学要特别注意9月份北交大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专业课复习大纲,看看里面是否包含了矩阵位移法和动力学的内容。

关于时间安排方面,从6月份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复习,预计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随后,从9月份开始进入强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掌握于玲玲,做到于玲玲题目得心应手,确保分数不会太低。10月底开始做真题,大约每天或隔一天做一套真题,并进行订正和自我评分,然后再看于玲玲的错题。在12月份之前,我们应该完成所有的真题练习,并将重点放在错题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结构力学题目的敏感度,一眼看到题目就应该迅速形成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