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师大教育学部学科教学[生物]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高分锦囊妙计》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必修12课》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热点知识诵读宝典》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核心密题精讲狂练》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历年真题超精全解析》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核心重点图谱高级解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55-18:04
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53-17:09
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10-13:37
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08-19:20
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50-20:48
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28-18:0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书前半部分是讲知识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后半部分是长难句练习。在书上做笔记,学会一个句型后自己可以到后半部分去找一个长句子试着划分下成分。应对长难句何凯文的书就够了。我选择背单词的书是乱序版,真题是张剑黄皮书,21天将整本单词背了一遍,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当时我采取的是将“21天攻克gre单词”的方法搬到了考研上,给自己列了表格,详细地安排了一下单词的记忆。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大量+高速”,实践证明有效。后期在真题阅读中边做阅读边记忆,效果很不错。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是最让我伤心的一门,TVT 我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出身,但是不是那种特别能发挥的人。复习的时候先是大纲解析过了一遍,最后一轮的时候是抛开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所以大纲解析我是非常熟悉的了,熟悉到哪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哪一页的哪个位置都记得。但可能我政治开始的也晚,差不多十月份才开始看,所以到最后一轮的时候肖和任那些的模拟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做。但是考完的感触是这些模拟题还是很有必要的,差不多每年都有2-3道大题会被压中,可能不是完全,有些是材料压中有些只是其中的一问。所以推荐书目的话,大纲解析绝对是核心;考前十来天的时候肖的命题人、任、徐、蒋那些的模拟题都开始出了,最晚的是肖的终极预测四套卷,可能就是考前几天的样子才出来,这些要留意别耽误了自己。蒋出的一本客观题应试宝典最后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用,帮助梳理和总结。模拟题里最靠谱的个人感觉还是肖的吧,当然我买的这些也没有全做完,有些还很新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专业课一333:333包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为了夯实专业课基础,我们势必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网课进行学习。在初期阶段,理解是重中之重,需要在听课的同时进行深刻理解,并进行框架搭建,为后续的背诵做好准备。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考上北师大的,但是若不熟记书中内容,也无法考上任何学校。在考前阶段,我将专业课四本书背诵了十几遍,感觉自己如同一个背书的机器,每天都要背书。有时候会遇到无法记住的内容,特别是《外国教育史》中各国教育改革法案,背到崩溃的边缘,背到内心燃起怒火,背到对人生产生怀疑……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接受这一切。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前期听网课、理解内容、搭建框架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四轮背诵。第一轮背诵花了一个月,第二轮花了20多天,第三轮花了20天,第四轮花了16天。随着背诵的进行,速度越来越快,到考前几天,基本上一天可以背两本书。专业课一333的考题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题,因此不需要像学硕考试那样做细致的学习,背诵时最好捕捉大意,记住框架后再填充细节。同时,我们还要进行习题练习。我是从第四轮背诵开始进行默写的,白天背书,晚上练习默写,熟悉做题的状态。多写几遍就会养成习惯,这样在考试时就不会因为动笔犹豫而影响写题速度,毕竟都是主观题,写慢了可能会写不完。同时,研究北师大历年真题也非常重要,通过研究真题,我们就能了解考试题型和出题方向,备考会更有针对性。
专业课二901:我感觉901非常灵活,开放性题目比较多,没有标准答案,主要考察教育素养和思维能力。901的一些知识点与333中的教育学原理部分重合,所以333一定要学好!尤其是教育学原理部分!建议关注一些教育类的公众号,将其中的观点总结成自己的东西。例如,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双减”政策的看法,这些总结可以应对333和901的论述题,虽然最后并没有用到哈哈哈。通过关注热点班和积累热点,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平时也要尝试多角度回答问题。分维度!分维度!无论是333还是901,这都非常重要!至于50分设计题,注意结合历年真题,或参考相关论文的研究设计和过程,多写多练,自己总结一套研究设计的模板,这样到了考试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建议在系统学习333至少一两遍后再开始学习901,因为333永远是基础,只有掌握好333,学习901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