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师大教育学部学科教学(历史)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权威浓缩精讲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黄金版考研核心技巧特训演练》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轻松搞定超高分》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同源试题精选精练》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指导与应试技巧辅导》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核心要点学习与专家指导》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05-14:10
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38-15:37
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1-14:59
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53-16:14
弘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56-13:06
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25-18:5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首先单词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你不背,就是自己不想好,说多也没用。但是单词也是有重点的,大家都会买近十年真题,而最重要的是近五年。你可以在背完第一遍单词之后做近五年的真题,不用管答案对错,只需要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写到一个本子上,你就会发现有些单词会连续几年出现,这样你也就是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单词,要着重掌握。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到了最后阶段,就一句话,抱着肖8肖4背大题!说一下时政部分,选择题的话,我当时用的是肖秀荣的时政小册,感觉一般而且时间上感觉划不来,反正最后选择题做的一塌糊涂。建议大家每天看一下新闻,近年来选择题都有和时政结合的趋势,大题基本靠押题,最后结果也还可以。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教育综合》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为了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首先要找网课进行听课,但前期一定要注重理解。边听课边理解,还要做好知识框架的梳理,为后期的背诵做好准备。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会死记硬背是考不上北京师范大学的,但是不会背书什么学校都考不上。
在考前,我将专业课一的四本书背了十几遍,每天都要背书。有时候会遇到背了好几遍都记不住的内容,比如《外国教育史》中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法案,背到崩溃,背到想发脾气,背到怀疑人生。但是最后还是选择接受它。专业课的学习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前期以听网课理解内容和做框架为主,第一轮背诵花了一个月,第二轮背诵花了20多天,第三轮背诵20天,第四轮背诵16天。后面越来越快,到考前那几天基本上一天两本。考试的题目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题,所以背诵上最好是抓大放小,记住框架的前提下不断填充细节。同时还要进行练题,我是在第四轮背诵开始默写的,白天背书,晚上练题默写,熟悉一下做题的状态,写多了就习惯了,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动笔略带犹豫,影响写题速度,毕竟都是主观题,写得慢了可能会在考试时写不完。同时还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年的真题,这个非常重要,研究了真题就知道考试的题型和出题的方向,备考会更加有针对性。
考研专业课二《教育实践与方法》的复习要点主要是教育素养与思维。这门课的题目比较灵活,开放性的题目比较多,没有标准答案,重点考察教育素养与思维。有一些知识点与专业课一《教育学原理》部分是重合的,所以专业课一一定要学好,尤其是《教育学原理》部分。建议关注一些教育类公众号,总结其中的观点,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例如,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对“双减”的看法,这些观点可以用于回答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论述题,虽然最后并没有用到。在答题时,建议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分维度思考。无论是专业课一还是专业课二,分维度思考都非常重要。至于分值最高的50分设计题,注意结合过往的真题,或参考相关论文的研究设计和过程,多写多练,自己总结出一套关于研究设计的模板,这样在考场上就不会慌了。建议在系统学习专业课一至少一两遍之后再开始专业课二的复习,因为专业课一永远是基础,只有专业课一学好了,学习专业课二才会不那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