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指南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知识要领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知识要领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典型技巧与知识必备》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重点精华知识分类精讲》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名师备课教案大全》

《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研精英计划特训手册》

《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研真题与典型例题精析》

《中国农大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研全计划》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47-20:40

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58-19:20

谭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09-13:04

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11-18:23

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42-17:32

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05-14:0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要领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我的学习比较特殊,我不喜欢背单词书,所有的单词书不管多厚多薄从来没背过记不住。下载了一个背考研单词的APP,背累了玩会儿手机,欺骗自己还在学习。。哈哈,不过讲真,我感觉这样比背一厚本书有效率。英语主要靠阅读,阅读主要做真题,我真题都没做完,其实应该做上3.4遍的。复习过程中做真题的时候,最好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来,我习惯一做一整套,对自己的阅读得分能力有一个比较准备的判断,然后仔细分析选错的选项,为什么会选错,在选错时犯了什么错误,实在理解不了的就别钻了,大家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总会不同,逼死强迫症啊。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检验自己真正学会解题自然是通过做题,主流的数学习题如李永乐基础660、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些练习题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1000题,C组别题目做起来让人崩溃,因而碰上实在不会的,记下题目对着答案把自己思路卡壳的地方做好笔记,并亲自再次演算题目才算完成任务。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用的教材:肖秀荣三件套,肖八,肖四还有徐涛的小黄书(冲刺阶段背大题再用)。政治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的。主要就是看肖秀荣的书,然后做1000题。因为我本身是理科生,政治一直是短板,教师讲解内容是比较有方法的。比如马原部分,每个原理他都会用一个例子解释一下,这样容易理解而且有助于记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研究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的学科。在考研过程中,对于GIS的复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GIS的定义、组成和特点,GIS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等。

(2)数据获取与处理:掌握GIS中的数据获取方法,如遥感、GPS定位等,以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输入、编辑、校正和转换等。

(3)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学习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空间关系、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等,以及模型构建与应用。

(4)GIS软件的使用:熟悉常用的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等,掌握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能够进行地图制作、数据查询和分析等。

2.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是农业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土壤的形成、特性、分类等方面,以及植物在土壤中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等内容。对于复习这门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土壤的形成与发育: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和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如红壤、黄壤等。

(2)土壤物理性质:掌握土壤颗粒组成和结构、土壤质地、土壤孔隙度等相关知识,了解其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条件的影响。

(3)土壤化学性质:学习土壤中各种元素、有机质和酸碱度等的含量和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

(4)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熟悉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吸收机制,了解底肥和追肥的原理和应用,掌握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方法等。

关于复习方法,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系统学习教材:逐章逐节地学习教材,注重理解和记忆重点和难点内容。

(2)刷题强化: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3)参考资料和教学视频:查阅相关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扩展知识面,深入理解。

(4)参加培训辅导班或小组讨论: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学习,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