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重点知识轻松唤醒记忆分册》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技巧精讲与高分突破》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模拟冲刺点睛3套卷》
《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最新版考研名师讲义合编本》
《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
《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独峰教育考研高分笔记系列精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20-16:22
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41-14:18
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2-21:13
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49-16:16
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00-21:13
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22-14:2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要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说一下英语吧。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是请讲三遍。其实我就是在单词这方面有点吃亏,一开始我老觉得单词这么多,背过也就忘了,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做会真题呢,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背完一遍也没记住,但做题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你会感觉好多词很熟悉,有印象,有时候联系上下文猜也能猜对。所以单词必须要背,而且要早背,最好多背几遍。我当时背单词背的就晚了,没什么时间了,就买了一本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形式的,上面浓缩了考研高频词汇,我感觉还不错。不过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单词书很重要。英语还有阅读,新题型,完型,这些题型就需要你多做真题,多做几遍,并且把重点放在阅读上。作文就是也要多背,最重要的是要多自己动手写。其实这些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经验了,我就是多强调一下单词的重要性,免得再有学弟学妹和我一样走弯路。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我看的课本,很仔细,课后的习题也都完全做了一遍,这样大概用了3个月的时间结束了基础阶段的复习,事后看这部分时间的效率很高,基础打得不错,后续的复习就相对而言轻松了很多,建议大家也要重视基础,对于课后习题,个人认为不需要全做,做题只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数学全书要刷很多遍,建议做题时标注好哪些题目很经典但不会做的、难度大的,刷第二和第三遍的时候只刷标注了的题目就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跟着老师上课,老师讲了很多知识和干货,配合着实例理解着很容易,然后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数据结构是考研的核心科目之一,《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和算法。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函数(方法)。同时,我们还要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具体实现步骤,以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方面。对于基本算法代码,我们要有能力手写和手推;对于较难的算法,要懂得其实现原理,并能够手动模拟算法过程。在考试中,数据结构部分的题目主要考察我们对数据结构性质和算法的理解。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算法。
2. 不少同学都会觉得《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又难又多的课程,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总结。对于这门课程,我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建议:一定要弄懂,一定要弄懂,再强调一遍,一定要弄懂!不要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我们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做题时很容易遇到困难,甚至会出错。我们需要全方位理解计算机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的组成、功能和实现原理等。同时,对于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并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 相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知识点稍微容易理解一些,但细节要掌握的却更多,难点也更多。在考试中,细节通常是被重点考察的。因此,我们需要理解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了解它们的实现原理。在我的知识点总结中,我不仅提供了我个人的理解,还总结了平时在做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4. 相比起《计算机组成原理》,我认为《计算机网络》是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一门课程。虽然有一些知识点可能比较琐碎,容易忘记,但难理解的内容并不多。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我们需要对每个层次的目标、作用、实现方式、协议等都有清晰的理解。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复习时,我们要多次温习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