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指南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班: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备考重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班: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备考重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真题必练钻石题库》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状元修成秘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特训计划手册》

《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系统工程考研专家知识精讲普辅版》

《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系统工程考研题目技巧重点突破》

《北京矿大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超重要核心考点点石成金》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43-15:45

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41-20:17

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19-14:36

章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06-21:08

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5-14:02

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56-14:1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初期要着重背单词,也可以背高频词汇,直接练习考研真题的阅读,在阅读中会增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真题直接买了,推荐张剑的真题解析。真题推荐多做几遍,不推荐做模拟题,前期可以只练阅读,这样每篇阅读做完在批改后要对原文进行翻译,并对照翻译进行比对,以此来练习翻译,同时也可以整理好的句型,留作作文用。作文留作10月份再专项练习,作文的话可以将各种主题的都选一些来背,至少背20篇,书信也是要至少掌握10个体裁的,以应对各种主题。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考察的是深度不是广度,我想强调的是这些书籍(比如双李、张宇、汤家凤、杨超等)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目的,就是训练你自己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你要坚持在一个训练营里边踏实练习,提升自己的分析解题能力。我一共把张宇18讲看了3遍,9讲看了2遍。这个时候笔记也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做笔记自己总结,查漏补缺,不要漏掉题型!!!10月份开始做数学真题,一边做真题,一边看18讲和笔记.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参考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提要》、《风中劲草》、《肖秀荣冲刺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任汝芬最后四套》《徐之明压轴四套卷》、《米鹏密押3套卷》、《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卷》等。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要点

安全系统工程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主要涉及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安全规划、安全风险分析等内容。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1 安全管理

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机理,熟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实施。

1.2 安全评价

学习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内容。重点了解不同行业领域的安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能够运用评价方法与工具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1.3 安全规划

学习安全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法律法规、规划原则与要求、规划过程与方法等内容。了解城市、工业与建筑等领域的安全规划案例,并能够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与评估。

1.4 安全风险分析

熟悉安全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防范等内容。掌握常用的风险分析工具与技术,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安全管理与决策中。

2. 复习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复习安全系统工程专业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将重点知识点分阶段学习,逐一进行掌握和总结。

2.2 多维度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多维度学习。可以参考教材、课堂讲义,注重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提高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3 做题训练

做题是检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做题训练,可以提高对于不同类型的考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建议尽可能多地做真题、模拟题和习题,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形式。

2.4 讨论学习

与同学、老师以及资深考研专家进行讨论学习,可以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专业讲座等活动,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与学习,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