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文学院文艺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轻松押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历年试题权威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大纲精解精炼》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真题详解与权威指南》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精英计划特训手册》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历年真题名师精解》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24-18:39
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33-13:18
臧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20-16:45
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45-16:18
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43-21:08
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14-19:0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攻略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和单词。单词我总共记了4遍。真题我做了三四遍,全文翻译了两遍。看张剑的黄皮书两遍。可惜最后我有点懈怠,考得不怎么好。我考前一个月找了一份从来没做过的真题自测,第一卷还做了54分(总分60)。单词方面用的绿皮厚厚的像砖一样的单词书,也有人用恋恋有词,但个人讲,看你们的偏好,哪本适合你就选那个。单词一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加新的一章,大概两个多月就可以背完。之后我是倒着每天看5章。重要的是,千万别把单词扔下,不然前功尽弃了!起初可能会感觉没什么用,但之后真的会发现你读文章利索很多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才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今年政治大题肖四全部涉及到,但答案是有出入的,但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中国文学基础是文艺学专业的第一门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和外国文学等六个部分。
古代文学史方面,推荐阅读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该书内容涵盖各类文体,时间跨度较长。建议以作品为切入点,可购买已整理好的笔记,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作品。
在现当代文学史方面,推荐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碎片化的内容,建议参考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给作者打标签的方式整理框架,以便背诵。
文学理论方面,重点阅读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掌握书中的重点即可。
西方文论方面,《西方文论史》(作者:马新国)是主要的参考书籍。学习这一部分可能较为吃力,但整体分值不大,建议购买整理好的笔记,按照脉络背诵。
古代文论方面,推荐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可以结合史论进行学习,按照时期、作者和流派分类整理。同样建议,如果整理不动,可以购买笔记。
外国文学方面,推荐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和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习题集是精华,答题思路和真题考察的重点非常有参考价值。该部分知识量较大,欧美部分是人大考试的重点,需注意整理。
汉语言基础是文艺学专业的第二门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三个部分。
古代汉语方面,推荐殷国光的《古代汉语》和王力的《古代汉语》,殷书在过去的真题中有考察。重要关注点应该是古汉语,该部分在811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尽力掌握两本教材上的古文内容。
现代汉语方面,推荐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和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的《现代汉语》。北大版更详细,适合作为教材使用和整理笔记,应掌握章节习题中的所有知识点,其中很多是反复考察的。
语言学纲要方面,阅读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尽管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看起来费劲,但内容不算多,坚持多看两遍,结合现代汉语的理解,其实也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