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指南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知识诀窍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知识诀窍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高分技巧奇思妙想突破》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核心笔记》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典题型特训》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经济学考研高分实战特训金典秘籍》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经济学考研深度全理论复习本》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经济学考研高分速成真经》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强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40-16:02

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30-18:03

骆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14-14:58

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02-13:22

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18-18:17

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14-15:35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阅读理解,这个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复习最重要的一环。真题是考研英语绝对的一手资料,必须好好利用。在复习之初准备四份近十年真题,第一遍只要不分析,这是熟悉真题套路。第二遍分析错题类型,挖掘原因,此为深化理解出题思想。第三遍之前,看一看黄皮书,注重常见类型解题技巧。第三遍注重单词和全部题目的解析分类,深度挖掘出题者的思路和题目的迷惑设置。第四遍注重句子分析和段落层次关系,把握住常出现题目与前后文关系。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11月初——考研到来:刷2017——2010的真题。方法和全书相同,但从这时开始必须限时做题,批改,看坐错的类型。将错的标记出来,真题我也是做到了三刷。后面有时间做合工大的预测卷,难度比起真题会大些,但我觉得题目出的都不错,自己时间没来及,也只是做了三套,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预测卷。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复习资料:肖老师的全套书+《风中劲草》复习时间:前松后紧,尤其到12月份,政治花的时间一定要多,我的政治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方法,想考个比较高分数的,政治的复习分成三轮:第一轮:看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这一遍一定要细一定要慢,要保证自己看懂,看透,我是跟着老师学的,所以精讲精练是略看,1000题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写在一张白纸上,错的多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分析透彻。再看一遍《精讲精练》 看自己之前有标注的,在做一遍1000题,注意错题的分析。给《风中劲草》列框架,一边看一边列出框架,这本书非常的适合背诵。并做《讲真题》这本书,做历年的真题。第二轮,背诵,花式背诵,我这部分没有做好。第三轮:最后阶段,肖八肖四出来之后,大家就买来做就好,做完之后要把这两本全部背过包括选择和大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复习要点:

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于考研专业课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明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概念,如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与竞争、生产要素与生产率等。

2. 经济学分支知识: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很多分支领域,比如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其核心理论和分析方法。

3. 数量方法与数据分析:经济学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和分析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经济数据和进行经济分析。

复习知识:

1.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供给与需求、边际效用理论、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等。

2.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货币与金融、经济增长与循环等。

3.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

4. 数量方法与数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复习方法:

1. 构建知识结构:将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加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2. 多渠道获取资料:除了课本外,还可以阅读相关经济学专业书籍和论文,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拓宽知识面。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平台,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学资源进行学习。

3. 解题实战:做大量的经济学习题,不断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针对性地练习解答模拟考试中的经济学专业课题目。

4. 多与同学交流讨论:与同学互相交流和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借鉴别人的观点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