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政法(法大)商学院国际贸易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真题命题思路全解析》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习题精解及考研辅导》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核心命题思路解密》
《中政法(法大)商学院应用经济学综合我要考研考纲考点突破》
《中政法(法大)商学院应用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技巧与高分指导》
《中政法(法大)商学院应用经济学综合考研命题人强化考点300条》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薛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46-13:22
刘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13-18:13
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25-16:24
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23-15:48
池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51-14:04
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41-13:2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阅读不仅是词汇量,还有就是速度。所以多做做阅读来提高速度。强烈推荐《张健的150篇,基础与提高》,包括快考试出的《最后5套》,《胡敏200篇》,它是从初级到高级,从初级做起,可以做的20题全对,是不是觉得心里很有成就感,很爽啊!其实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个由易而难的过程,前面初级全对,后面高级的错的也不多。我当时觉得很不错。胡敏200篇每年里面的文章不一样,12、13、14版都可以,我用的是12版的。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本人刚开始看数学是去年三月份正式开始,我是一直跟着复习规划走的,上课的时候认真做笔记,课后就把我的笔记在反复看看,然后把复习全书上对应章节的习题认真做一下,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这样一轮下来基础打的十分扎实,后期做真题就省事儿了不少。需要注意的是数学要早点开始看,一定要早!这样能多过几遍。最后刷题阶段最好能有个错题笔记本,再不济也要用红笔把做错了或者不会的题标记下来,最后阶段刷几遍。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约10月才开始准备,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每天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较长。政治方面,我的分不高,借鉴意义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政治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当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不夸张地说,三道错两道。但是,多练练,你能找到出题的感觉的。千万别放弃!!大题方面,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我很焦虑,失眠,看了卷子,才发现大题并不为难学生!想考高分的孩子,看看其他帖子。另外,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拎出了要点,有些帮助)第二册是练习,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怎么做它的练习,不予置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来得及背完。选择题还是有些帮助的。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一、复习要点:
1. 基础理论的掌握:应用经济学综合是建立在应用经济学基础的基础上的,因此,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并深入理解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经济周期等。此外,还要对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等。
2. 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应用经济学综合的考察范围广泛,涉及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因此,在复习时要对各个领域的重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掌握,如宏观经济学的GDP计算方法、经济增长模型;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国际贸易学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贸易壁垒等。
3. 真题的解析与实战训练:复习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解析,理解考题的出题思路和答题要求。同时,要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二、复习知识:
1. 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货币与银行、国际收支等。要掌握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
2. 微观经济学:包括供求理论、市场结构与行为、价格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要熟悉各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同时理解市场行为的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
3. 国际贸易学: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贸易政策及其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等。要对比较优势理论、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国际贸易理论有深入的理解,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和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方法:
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合理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和理解。
2. 分层次、分类别复习:将复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分类别,逐层深入理解,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
3. 练习题的重要性:做大量的练习题,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多渠道获取资料:除了课本资料外,还要多参考其他参考书、教辅资料、学术论文及互联网等,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