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基础提高速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考点解密及复习精华宝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真题详解及复习权威指南》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材料力学研习精华技巧与考研指导》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材料力学考研学霸笔记与真题同源精练》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材料力学考研热点考题攻必克技巧全解》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翟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04-13:15
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35-20:45
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08-17:18
彭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40-21:51
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04-21:12
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35-21:4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攻略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英语,前期是看朱伟的恋练有词每天一章,第二天早上背一个小时左右,看完一轮之后,每天会直接背他的词汇书,每天一章,到最后一个月是每天晚上一个小时做阅读理解。最后一个月也开始学作文,先是看了很多范文,学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然后自己学这写,写好以后拿给老师修改润色,形成自己的一个模板,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至于太慌张。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平时练习要加快速度,不要拖拉,学会定时练习,逼自己在高压状态下思考,这才是考场的状态。很多同学一年自习下来,忘了考试的感觉,到了考研的考场上异常生疏,问题就在这里。平时的练习要拿出考试的态度来,给自己压力,加快做题速度。把660不会的看一遍也到11月了,这个月先把复习全书不会的例题过一边这个过程比较快了,然后就是400题一定要做两遍,很难。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完全没有必要准备地太早,一般都在九月开始(当然政治理论基础较差的同学应当适当提前一两个月准备),参考书用的肖秀荣系列,我们很多考研人都在用的那套书,有那套书在手,基本上问题也就不大了。前提是你要认认真真地看至少两遍以上。要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一遍,并且要认认真真地根据详解校对错题。我要提醒的是,不要偏信任何一位老师压中考题的传闻,这些所谓押题大神只是压中了热点材料,任何一位紧跟时事的考生都能压中。换言之,所谓压中考题并非难事,难的是考察内容与侧重点自己是否在自己的掌握范围内。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一、土力学复习要点及知识:
1. 土体力学基础知识:包括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土体特征参数的确定等内容。
2. 孔隙水压力和渗流理论:了解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掌握渗流理论及其应用,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3. 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理论:熟悉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掌握不同土体的强度理论,能够评估土体的稳定性。
4. 土体变形与固结:了解土体的变形机制和固结规律,熟悉各种土体的固结计算方法。
5. 断裂力学和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掌握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二、土力学的复习方法:
1. 理清知识体系:先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土力学知识体系,有助于把握复习的重点。
2. 多做例题:通过大量的例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如《岩土工程学》等,里面有许多例题和习题,逐个尝试解答。
3. 做试卷模拟:可以找一些历年的考研试卷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4. 查漏补缺:根据练习和模拟考试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做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三、材料力学复习要点及知识:
1. 弹性力学基础:涉及力学基本概念、应变、应力、弹性常数等。
2. 断裂力学:了解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断裂引起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制。
3. 塑性力学:包括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塑性应力、塑性应变的表示方法。
4. 蠕变和断裂:了解材料的蠕变现象和机制,学习断裂韧度的计算方法。
5. 材料试验和力学性质:了解材料试验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力学性质,如强度、刚度等。
四、材料力学的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教材,如《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章节,理解每个概念和公式。
2. 辅以实验:通过参观实验室或进行一些常见材料的力学性质测试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论文阅读:阅读一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和新的理论。
4.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确保能够将所有知识点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