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重点精华知识分类精讲》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高频真题与难题突破》
《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基础提高与技巧强化》
《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结构力学考研重难题解析300题》
《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结构力学考研知识全集与权威综合辅导》
《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结构力学考研精华深度讲解》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47-18:21
乔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33-13:12
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18-16:00
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06-21:51
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55-17:38
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42-21:2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英语阅读:这是重头戏占到40分。我只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做1997-2007阅读真题,单词与真题同时进行,在训练阅读的同时强化单词的记忆。前十年真题用的《考研真相》,这本书写的相当细致,逐词逐句翻译,每个长难句都有讲解,可惜的是有些阅读题的解析说服力不够,这本书做了3遍;2007-2017年用的张剑黄皮书,这本书虽没有前者细致,但解析很好,很有套路。因为前十年做了3遍,2007-2015年做了两遍。由于时间关系,把精力给了专业课,最新的两套没做。这不可取,最好是拿出来做考前模拟。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准备数学之前其实完全就已经是一个门外汉了,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也大概在三月份就开始看书了。刚开始看,完全不知道该看什么,怎么看。最先买的书是李的全书和考研数学配套的课本。课本是草草的过了一遍,因为内容太多,抓不住重点,所以过完了以后和没看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决定认真看李的复习全书,刚开始看难受的要死,整本书的新知识点,根本就处理不过来。最后调整了策略,选择性的放弃了一部分知识点,硬着头皮过了一遍。然后接着第二遍,这时漏下的知识点也同时就慢慢的补上来了。过完了以后觉得自己大概可以稍微做一下模拟题了,然而,是我太天真,真题的难度轻轻松松就把我打回了原形。在崩溃的边缘,我就又开始了新的计划。我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连成一串。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具有短期突破的特点。所以政治的复习不宜也不需要开始的过早,只要后期把握住就可以。以我为例,我是八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那个时候自己去啃肖秀荣那一本"大书",之后做配套题目总是云里雾里,效果并不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选择题,先去听课,大致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去不断的刷题,去感受政治这门课的思路。只要你题目刷的足够,你会对政治有一种感觉,在那时,即使遇到不会的题目,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去解答。大题的话,后期去听一听老师的课,对常命制的考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后把肖秀荣四套卷熟背,大题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工程力学
1. 理解力学基本概念:要全面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质点、刚体、力的作用效果等。这些概念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
2. 掌握力学的基本定律:必须深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和达朗贝尔定理的内涵和应用,掌握力学定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3. 熟悉受力分析方法: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应用平衡条件、自由体图等工具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受力问题。
4. 熟练掌握受力分析应用: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熟练掌握杆件受力分析、梁的受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受力计算等应用方法。
结构力学
1. 学习梁、桁架和柱的受力分析方法:梁、桁架和柱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元件,熟练掌握受力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能够准确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2. 掌握结构的静定性和稳定性:了解结构的静定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包括静定结构的特点和静定结构的判定方法,能够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行合理设计。
3. 理解结构的变形和挠度计算:学会使用位移法、力法等方法计算结构的变形和挠度,了解结构变形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4. 掌握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熟练使用杆件法、刚架法等方法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能够解决复杂结构的受力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1. 系统复习:根据课程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系统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确保知识点的全面复习。
2. 练习题辅导: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历年考研真题,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合作学习:与同学组队,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共同提高复习效果。
4. 查漏补缺:及时总结复习过程中的不理解或错误的知识点,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