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指南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辅导班: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辅导班: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辅导班介绍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讯息与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高分一点通》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玩转考研高分技巧》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真题要点专项详解》

《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森林生态学考研题粹与精华浓缩》

《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森林生态学考研大题考点必背及解答技巧精粹》

《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森林生态学考研科学规划·复习布局·热点预测》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14-15:57

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14-15:57

盖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20-16:57

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41-13:38

暨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4-14:43

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6-14:44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数学考试难,题量大,所以主要考的是你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大家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追求解难题在这种考试里是没意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用的同济第五版的课本进行复习,基本定理要搞懂,例题要一个一个验算,课后题每个都要保证作对。数学复习最忌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实实进行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大量做题,选择习题册最重要的是要贴近考试难度,太难的是没有意义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始模拟,真题一定要重视。关键是要完全模拟考试,找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分配时间。数学全书要刷很多遍,建议做题时标注好哪些题目很经典但不会做的、难度大的,刷第二和第三遍的时候只刷标注了的题目就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的。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学完,这部分重在理解,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1. 复习要点:

- 森林概论:了解森林的定义、类型、结构和功能,掌握森林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 森林动态:学习森林演替、森林群落的各种相互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化过程。

- 森林生态学方法:掌握森林生态调查和样地设计的方法,熟悉统计学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

- 森林生态系统: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复习知识:

- 森林植被:了解森林植被的特征、组成和特点,学习森林植物群落的构建和演替过程。

- 森林动物:熟悉森林动物的分类、习性和生态需求,了解它们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 森林土壤:掌握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功能,以及其与森林植被、水文循环的关联。

- 森林水文学:研究森林水文循环的过程和机制,了解水文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复习方法:

- 系统学习教材:首先阅读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而不仅仅是记忆定义。

- 多做习题: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巩固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 参考资料:阅读专业论文、学术期刊和相关书籍,拓宽学科视野,同时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 小组讨论和交流: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相互分享和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