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辅导班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竹笛)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讯息与资源!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要点创新高效记忆》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核心考点大冲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竹笛)考研热点内容与金牌技巧指南》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核心记忆突破笔记》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必修17课》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知识全集及实战特训》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32-15:16
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15-20:01
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59-17:46
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44-15:31
蒲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27-21:15
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44-16:33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竹笛)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关于作文,就是从九月份的时候早上起来读读背背,主要还是背的真题作文吧。不光早上背,等到12月的时候自己要写写作文练笔,大作文小作文都要写,掐点写,写的不好不要紧,写完了自己改,,修改的时候,看看哪里还可以改成更好的句子,哪里可以应用到背的句型。就是尽量把自己的作文变得越来越高大上,越来越像范文那种。关于完型,自求多福。我没有怎么复习,就考研前做了几篇,也不知道考试的时候蒙对了几个。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是最让我伤心的一门,TVT 我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出身,但是不是那种特别能发挥的人。复习的时候先是大纲解析过了一遍,最后一轮的时候是抛开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所以大纲解析我是非常熟悉的了,熟悉到哪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哪一页的哪个位置都记得。但可能我政治开始的也晚,差不多十月份才开始看,所以到最后一轮的时候肖和任那些的模拟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做。但是考完的感触是这些模拟题还是很有必要的,差不多每年都有2-3道大题会被压中,可能不是完全,有些是材料压中有些只是其中的一问。所以推荐书目的话,大纲解析绝对是核心;考前十来天的时候肖的命题人、任、徐、蒋那些的模拟题都开始出了,最晚的是肖的终极预测四套卷,可能就是考前几天的样子才出来,这些要留意别耽误了自己。蒋出的一本客观题应试宝典最后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用,帮助梳理和总结。模拟题里最靠谱的个人感觉还是肖的吧,当然我买的这些也没有全做完,有些还很新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音乐学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
1. 音乐史:重点复习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和作曲家,了解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2.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节奏、调式、音程、和弦等基本知识,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
3. 音乐形式与分析:学习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能够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4. 音乐欣赏与鉴赏:熟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复习方法:
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2. 多听多看:多听音乐,尤其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多看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的相关书籍,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做题巩固:做一些历年考研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组织复习小组:与同学一起组织复习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
复习要点:
1. 和声学:学习和声学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原则,了解和声的构成方式和演变过程,掌握和声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
2. 作品分析:学习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对旋律、和声、节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作品的内在结构和表现手法。
3. 曲式与形式:学习各种曲式和形式的特点和结构,如奏鸣曲形式、变奏曲形式、序曲形式等,能够进行作品的曲式分析和形式判断。
4. 作曲技巧与风格:了解不同作曲家的作曲技巧和音乐风格,学习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培养对作曲家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复习方法:
1. 多听多看: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重要的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多看和声学和作曲技巧的相关书籍,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2. 分析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从旋律、和声、节奏、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练习写作:进行和声写作练习,尝试用不同的和声技巧和风格进行创作,提高和声写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4. 讨论交流: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声与作品分析的问题,互相分享经验和观点,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