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辅导班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语北语文献语言学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讯息与资源!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重要知识图谱》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精华微讲堂》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强化命题挖掘篇》
《北语北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献语言基础考研易考知识巧妙记忆》
《北语北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献语言基础考研专项突破》
《北语北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献语言基础考研辅导教材白金典藏版》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苍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45-15:06
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48-14:47
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01-20:41
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45-15:27
蓝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35-15:03
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4-15:4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语北语文献语言学考研复习要领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英语要做透真题,就算做了3遍还会错。第一遍生词字句,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第二遍分析文章结构,翻译10篇左右。第三遍分析题目与答案,无论对错,都要给自己一个解释。独立思考,有能力放弃参考书解析。做对题目才是核心。阅读: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100分的考研英语四篇阅读就占到40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重让所有考研的同学不得不重视它,但是阅读的难度也是比较大,很多同学也是很头疼啊~作文,是在做第二遍真题时开始自己尝试的写作。当时自己就是无论写不写得出来都要写出来,目的是练习手感和临场感。大约自己写了7-8篇左右,后期就是准备的模板,融合了3-4个模板。因为自己之前练习过写作,所以作文这方面没怎么担心。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语言学概论
复习要点:
1.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语音、语法、语义等。
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化等。
3.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
4. 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描述、比较、历史研究等。
5.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
复习知识:
1. 语音学:音素、音位、音系、音变规律等。
2. 形态学:词的构成、词类、词形变化等。
3. 句法学: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句法关系等。
4. 语义学:词义、句义、语用等。
5. 语言演化:语言变异、语言接触、语言变迁等。
复习方法:
1. 阅读教材:重点理解教材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分支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3. 做习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4. 多听多说: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加深对语音、语法和语义的理解。
考研专业课二:中国文献语言基础
复习要点:
1. 中国文献的分类:古代文献、近现代文献、专题文献等。
2. 中国文献的特点:古文、文言文、白话文等。
3. 中国文献的研究方法:文献考证、文献整理、文献翻译等。
4. 中国文献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等。
5. 中国文献的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文献库、文献出版、文献教育等。
复习知识:
1. 古代文献:《诗经》、《史记》、《论语》等。
2. 近现代文献:《红楼梦》、《论语》新注、《文化苦旅》等。
3. 文献考证:校勘学、版本学、辞书学等。
4. 文献整理:编纂、整理、校勘等。
5. 文献翻译:古代文献翻译、现代文献翻译等。
复习方法:
1. 阅读经典文献:重点理解文献的内容和背景。
2. 分析文献的特点:比较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的差异。
3. 学习文献考证方法:了解校勘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4. 实践文献整理和翻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相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