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准备考研的人可能对整体的时间安排,什么时候该读哪些书都存在着疑问,所以我把自己的备考进度分享给大家,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规划即可。
1 入门期:2~6月
大三的寒假开始接触这门学科,先后读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段鹏的《传播学基础》,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等书目,这些书作为入门的书籍都是比较好的选择。逐渐对新闻传播学建立了思维框架后,开始陆续看浙大的参考书目。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这本书我也在空余时间进行了阅读,读起来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可以丰富对传播学发展脉络的了解。这一时期看书的主要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地图。
公共课中 英语要尽早准备,我是先认真地跟着朱伟的视频过了一遍恋连有词,在此给大家提个醒,背英语单词一定要按照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单词背的差不多之后就可以尽早开始真题阅读练习了。
2 基础期:7~8月
这个时候看书的程度应当越来越细致,同时要结合考试重点整理出比较详细的笔记。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了实务中消息和评论的练习,需要说明的是,虽然18年实务试卷中去掉了新闻评论的题目,但复试中有道评论题,所以实务的练习还是不能抛弃。
在公共课 的准备上,暑假主要还是巩固英语单词和仔细钻研阅读, 英语阅读做完后一定要结合翻译一字一句的再看一遍,每句话都要弄懂。政治8月份开始跟着徐涛老师的视频学习,徐涛老师的课讲的很清晰并且非常有意思,可以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因为觉得单纯的看书太枯燥,我选择了看视频这一方法。同时肖秀荣的1000题也要跟着进度刷起来。
3 提升期:9~10月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我开始大量练习做题。 因为是拖鞋哥全程班的学员,我跟着答题班的进度,大约3天练习一道题,一开始做题的时候暴露的问题很多,答题缺乏逻辑,没有亮点,每次做一道题都要用很长时间。这时候每次答题班上课之后我都会结合讲解修改自己的答案,反复研究优秀作业,对之进行借鉴,坚持后答题水平也随之提升。
我也发现自己答题的理论常常比较浅,在读了《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之后,获得了许多答题可借鉴的素材,视野也随之扩展,因此非常推荐这本书。
另一方面,开始对自己的笔记进行扩充和完善,以及反复的背诵。 这一时期我又仔细读了刘海龙的《范式与流派》,前期看这本书会觉得一脸懵逼,就暂时搁置了,在基础扎实之后再读这本书收获很多,也了解了更多批判学派的理论,相对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的理论要有意思的多,答题的时候使用也会更有逼格。
公共课的准备上,这段时间的英语阅读开始了第2遍的练习 ,其他题型都开始陆续接触了,政治则是继续看视频、做题和记忆。
4 冲刺期:11~12月
考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我做的主要是知识点的串联、查缺补漏, 把知识划分为几个专题,拿张A4纸,开始画框架图,默写一些关键词,然后再去把之前做过的相关的题目再复习起来。这个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可以串联互通,这种把知识点串起来迅速回忆的感觉非常棒。
最后的时间段模拟考也很重要,参加了鞋哥的冲刺班,三次模拟考之后我对考场的时间分配、可能出现的状况都有所了解,所以上了考场也不慌。
英语这时候还是要经常做阅读保持题感 ,最后阅读总共做了3遍。英语作文要做一套自己的模板,我是结合了潘赟和何凯文老师的书去做的,不建议背诵一些比较大众化的书中的模板。政治后期就是大量的背诵和做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