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一本通》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常考题型36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分类知识高分进阶》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基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精粹实战宝典》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基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考点巧记与应用大全》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基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新大纲高级教程》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闵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11-19:01
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13-18:55
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25-14:57
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51-13:25
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00-14:53
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55-16:54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单词书我认为任何一本都可以,买红宝书,新东方还是老蒋,只要你真的背了,效果都一样。虽然我英语备考很晚,但是单词我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单词书我背了至少四遍。第一遍是5月份看的,第二遍是10月,一直背到考前。5月份背完单词以后我就没再动,结果发现后来全忘了,做阅读题总是大量单词不认识,于是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记单词。记单词我也有自己的方法,老蒋的单词分了30个单元,我一天背两个单元,第二天先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再看一遍,第三天把前两天看过的单词再看一遍,以10个单元为一个循环。背完11-20单元再把前十个单元再复习一遍,一定要反复记,记忆曲线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每一单元总有你认识的单词,你不熟的单词,你总是和其他词汇弄混的单词,我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自己觉得难的单词标了出来,后期背单词重点看有标记的。另外,我还把所有不熟悉的单词打乱了顺序抄在了笔记本上,只写英语不写汉语。虽然单词书是乱序的,但是你反复看以后,总会对顺序有些印象,有时候某个单词放在书上我能说出意思,写在纸上就不认识了,我认为就是书上顺序造成的,因此我抄写的时候故意打乱了顺序。最后两遍背单词我没有看书,只是照着自己的笔记本挨个想单词的意思,想不起来的再查书,书后有单词索引,不难找。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下面具体说说:1)开始复习时间:如果是文科生,九月份开始复习;如果是理科生,在九月份之前最好把哲学部分弄懂,然后九月份开始全面复习。如果政治基础好的人,十月份复习也是来的及的。2)书目推荐:如果要买大纲的话,就去复印店买复印版本;大纲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作为“字典”用的,起查漏补缺的作用。我个人比较推荐《风中劲草》这本书,背诵版本的就可以了,练习题不用买这个。如果涉及到这本书中没用的内容,你就要翻大纲了,看看更详细的内容。练习题可以买肖秀荣的那本。3)看书做题顺序:有的人先看完整个书之后再做题,有人边看书边做题。方法因人而异,但是有一个建议:最好是先背诵了再适当做题。不要崇尚题海战术,花十分钟做十道题背诵一个知识点,还不如花五分钟背诵这个知识点。4)政治的拉分差距不会太大,但是过线是最基本的要求。政治过线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应该没太大问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公共管理学这本书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背诵的,因为它的内容比较杂乱,容易让人抓不到重点。为了记住每个小标题,我编了一些口诀来帮助记忆,并且每一章都梳理出了框架,有技巧地进行记忆,通过解释性的文字来理解大意。
公共政策学这门课有红皮版和绿皮版的书,我两本都看了,但我选择背诵的是红皮版。此外,我还结合了绿皮版中的政策分析一章(这章非常重要,一定要背熟),并且使用了庚庚的背诵笔记,将两本书的全部内容进行整合,对于一些大题我也自己重新整理了简单易记的方法。这门课相对来说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背起来也比较容易。
管理学中的知识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看一两遍就可以直接开始背诵,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点。我自己整理了一些容易混淆或相近的概念,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记住。今年考试中恰好考到了两个这样的概念。
虽然经济学每年只考宏观,但基本上都会有一两道微观的题目,前年甚至有三四题。因此,微观的学习不能忽视,我推荐看一下郑炳老师的视频课。由于我的本科是在经济学院,所以宏观和微观都学过,备考时对这门课程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即使没有学过,也不要紧,认真看两遍课本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内容。我在前期背诵了一些重要大题,然后刷了两遍课后计算题,后期还整理了历年真题的考频和应试答案。这门课我花费的备考时间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