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国学院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命题人教你考研如何高分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之有“悟”成功必读15课》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高分突破实战演练》
《人大国学院古代汉语基础+语言学与文献学考研核心知识与技巧集中突破》
《人大国学院古代汉语基础+语言学与文献学考研指导与应试技巧辅导》
《人大国学院古代汉语基础+语言学与文献学考研真题与金典模拟试题》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30-13:36
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17-21:25
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36-16:58
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33-21:59
贺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48-16:49
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58-21:1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人大国学院国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知识要点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英语复习最大的问题是好的参考书非常少,没有任何一个资料可以做到与真题水平相当。用书上,我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觉得只做真题就非常足够,还有研友推荐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手记,我没有做,所以不评价。真题阅读我是从96年开始做,每一篇做的非常仔细,反复做反复总结。阅读我总结了阅读里所有的point,我每一篇都按方法分析题目类型和选项设置,练了大约五年的真题以后,再做02年以后的真题,阅读一般也就错两到三个。学完之后再分析真题,水平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从参考书上来书,我身边的人以及我都是看红宝书为主,考前做了任和肖的预测题,还有一些考研机构考前都会出一些预测题。红宝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详细,有意愿的同学可以买一本考点总结类的书,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将知识点一条一条列出来的东西到复习后期用处比较大。至于说预测题么,要考的同学可以问自己的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所谓的预测基本上都会把大考点全都列出来,因此我觉得这种参考书预测的价值不大,更主要的就是给归纳归纳。结伴有研友的同学互相考考很有帮助的,人不想被人看扁的小自尊心这个时候特别给力,就想把人比下去。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古代汉语基础
一、复习要点:
1.古代汉语基础课程是国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需要对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深入掌握。
2.复习要点包括古代汉语的音韵学、文字学、语法以及文言文阅读等方面内容。
3.重点复习古代汉语基础的音韵学,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演变规律和韵律体系的变化。
4.重点复习古代汉字的构成和演变过程,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5.重点复习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包括虚词、句法结构、修辞手法等。
6.重点复习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熟悉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和句式。
二、复习方法:
1.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字音和字义,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形状演变。其次,需要熟悉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常用句式,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
2.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包括音韵演变、文字解释、句法分析等方面的题目,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注重文献阅读:阅读经典古代文献,如《诗经》、《论语》、《史记》等,以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参加模拟测试:参加考研模拟测试,检验自己对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自身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考研专业课二:语言学与文献学
一、复习要点:
1.语言学与文献学是国学专业的另一门重要课程,需要对语言学和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深入了解。
2.复习要点包括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类型和语言变异等内容,以及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文献分析方法。
3.重点复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类型与语言变异、音韵、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
4.重点复习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文献的分类、文献分析方法和文献鉴定技巧等。
5.重点关注语言学和文献学的交叉领域,如古代汉语语法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等。
二、复习方法:
1.系统学习基础理论:先学习语言学和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2.阅读经典著作:阅读相关语言学和文献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如《语言学导论》、《文献学概论》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参加讨论和研讨会: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学者交流和讨论,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
4.关注实践应用:关注语言学和文献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历史文献的翻译和解读,语言学在教育和翻译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