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辅导班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合唱指挥)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讯息与资源!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高分夺冠必练500题》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典型题目分析及冲刺模拟试题》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合唱指挥)考研典型解题技巧突破》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命题阅卷人精品教案》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要点精析讲义》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独峰教育考研高分新思维》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28-16:19
王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03-20:17
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17-21:10
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14-17:12
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25-21:20
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09-18:2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合唱指挥)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关于单词书----哪本都可以,我当时用到何凯文的,还有绿皮书,其实我很推荐李剑的那本词汇,大家可以去找找,里面会把同意的放一起,只是我当时没有坚持看下去。。。其实要求不高的随便一本拿着开始背就好,早上睡前记忆比较好呢~~阅读,暑假开始做张剑黄皮书,除了作文不写,其他部分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每一套真题都要认真对待,真题刷俩三遍吧,善于总结自己容易出错的题型。还有一些阅读技巧最好了解一下,比如,考研阅读出题一般都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的,建议看一道题目(不用看选项),看一段原文等等,当然读懂了文章才是根本。建议大家买一本长难句的书,何凯文的据说不错。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首先,政治的复习时间不宜过早,至于为什么因为政治是比较能够速成的一个学科而且它所需要背的主观大题是比较集中的可以抓住重点来背的(需要根据肖八、肖四)。而肖八、肖四出版的时间一般在11月份之后,所以过早开始复习政治这门课其实效率是非常低的,有点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因此大致从八月份开始练习1000题把1000题过个三遍就差不多了,在离考试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政治没背的太多,选择题错误率也很高,但越是压力大越要坚持,直到考前2天,我终于把政治所有知识点串成了10个左右的专题,脑子一下子就清晰起来,做题也轻松很多。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音乐学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
1. 音乐史:重点关注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和作曲家,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2. 音乐理论:包括音高、音程、节奏、和弦、调式等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乐谱的读写和演奏技巧。
3. 音乐形式:了解各种常见的音乐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以及其结构和演绎方式。
4. 音乐分析:学习如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旋律、节奏等要素,掌握分析方法和技巧。
5. 音乐欣赏:熟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首先要熟悉教材内容,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音乐史的时间线和重要作品。
2. 多听多看: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会、音乐纪录片等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音乐素养。
3. 练习乐谱:多练习乐谱的读写和演奏,提高对乐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分析音乐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掌握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5. 参加讲座和研讨会:多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
复习要点:
1. 和声学:包括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规则、和声进行和和声分析等内容,了解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作品分析: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包括其结构、和声、旋律、节奏等要素,掌握分析方法和技巧。
3. 曲式学:了解各种常见的曲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以及其结构和演绎方式。
4. 音乐形态学:学习音乐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音乐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5. 音乐分析软件的使用:掌握一些常用的音乐分析软件,如Sibelius、Finale等,能够利用软件进行音乐分析和创作。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理解和声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掌握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音乐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注重对和声、曲式、音乐形态等要素的分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 创作和声:通过创作和声练习题和作品,提高对和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使用音乐分析软件:学习使用音乐分析软件,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创作,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5. 参加讲座和研讨会:多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